栏目背景图
兩棲戰車水上傾覆事故:“因水而生”卻“為水所困”?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2-11-25 15:55:19    文字:【】【】【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在水上训练发生倾覆的两栖战车不少。今年10月13日,美海军陆战队一辆新型轮式两栖战斗车辆训练时又在海浪中倾覆。
    【本報綜合消息近年来,世界各国在水上训练发生倾覆的两栖战车不少。今年10月13日,美海军陆战队一辆新型轮式两栖战斗车辆训练时又在海浪中倾覆。
     因水而生又为水所困,两栖战车为何频发此类事故?除了车辆突发故障又“屋漏偏逢连阴雨”遭遇恶劣海况外,倾覆事故的发生,还和其固有结构特征及运行原理有关。
     纵观世界各国的两栖战车,其车型车体都不算大。与拥有较好稳定性和抗风浪性的大型舰船相比,两栖战车在广阔的大海中论块头只算是“一片树叶”。其随波逐流、随浪起伏的特点更加鲜明。一旦海浪过大,其发生倾覆的概率就会猛增。
     因此,世界各国对两栖战车在海上的使用有诸多限制。即使一些先进国家的两栖战车,允许航行的海浪高度也不超过1.22米(三级浪)。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标示出了两栖战车海上“行驶”的禁区。这些“禁区”的设立与否,与两栖战车的浮力储备系数、耐波性和密封性等息息相关。
     浮力储备系数是指两栖战车的浮力储备与车辆战斗全重的百分比,该系数越大,两栖战车抗风浪、抗沉没的能力就越强。浮力储备也不是越大越好,过大的浮力储备会导致车辆体型庞大、适航性降低。通常,两栖战车的浮力储备为25%~30%左右。海上航行时,随车携带的物资重量不能超出两栖战车承载能力,进入车内的水量也不能超过战车的浮力储备,否则很容易造成战车倾覆。
     耐波性通常是指两栖战车在一定风浪条件下持续稳定航行的能力,包括车体在受外力发生倾斜而在外力消失后能自动恢复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然而,耐波性也有“天花板”。如果海况恶劣,产生的回正力矩不足以克服侧倾力矩,那么战车就会倾覆。因此,驾驶员使用两栖战车时均会重视“安全航行海况”或“安全航行海浪高度”等参数,来保证在波浪中安全航行。
     这其中,最具危险性的海况是穿越碎浪区。在众多两栖战车可通行的海况中,碎浪区表面看起来并不是最恶劣的。然而,危机往往潜伏在看似安全的地方。碎浪区内的波浪不是规则的正弦波形浪涌式状态,而是呈现出运动方向、波浪高度较为破碎而随机的状态,其成因之一是海底凹凸不平的地貌。这种“碎浪”更容易使两栖战车“纵摇”或“横摇”。如果这种“碎浪”导致的“纵摇”或“横摇”达到一定强度,就可能使两栖战车倾覆。
     两栖战车驾驶员的技术素养对海上安全行驶也很重要。有经验的驾驶员一般都会注意观察波浪发生规律,适时调整车辆迎浪航行,减小车辆横倾的机会。
     综上所述,两栖战车在海上训练或执行任务是否存在“行驶”禁区,既和战车本身的性能有关,也与人的能力素质息息相关。当前,不少国家的两栖战车通常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其训练安全。首先,确定海上环境是否为安全航行海况,超出规定等级的就视情叫停。其次,下水前重点检查车身密闭性以及动力系统、水上推进系统的状态,避免战车在海上航行时发生故障。再次,强调驾驶时保持车体稳定,以减小车辆横摇幅度。尤其是在由海上陆过程中,面对松软的泥质水际滩头或处于水陆工况转换中的碎浪区域时,尽量避免停顿和斜切上岸,以免发生车轮淤陷、翻车等事故。
来源:解放军报


本網站所刊登的《大灣區報》上的新聞,版權歸《大灣區報》社所有。未經授權,禁止下載使用